圆觉经感应网
标题

佛教修忍辱就是忍气吞声吗?

来源:圆觉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23-05-24 16:07:27
佛教修忍辱就是忍气吞声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

佛教修忍辱就是忍气吞声吗?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疑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

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汉、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那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争多竞少 争多竞少

争多竞少成语名称争多竞少成语拼音zhēng duō jìng sh...

争猫丢牛 争猫丢牛

争猫丢牛成语名称争猫丢牛成语拼音zhēng māo diū niú...

争奇斗艳 争奇斗艳

争奇斗艳成语名称争奇斗艳成语拼音zhēng qí dòu yàn...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成语名称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成...

争妍斗奇 争妍斗奇

争妍斗奇成语名称争妍斗奇成语拼音zhēng yán dòu qí...

最新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修道者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修道者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修道者常见异思迁应如何避免?...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应对社交应酬中的酒肉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应对社交应酬中的酒肉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到底从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到底从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到底从哪里学起,学了这么多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应该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应该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应该如何看待死亡? 问:第...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是否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是否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是否可以参加娱乐活动? 摘自...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人如何看待附体、神通、感应和...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几十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几十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几十年却仍在佛门外,这种人占...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六七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六七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六七年病痛很多,如何改变? 净...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几十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几十年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几十年还在佛的门外,为什么?...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