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感应网
标题

佛教交流传佳话:印顺大和尚会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来源:圆觉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23-05-24 16:05:56
佛教交流传佳话:印顺大和尚会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右)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左)亲切会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
佛教交流传佳话:印顺大和尚会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右)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左)亲切会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相约深圳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与鸠山由纪夫先生在曹洞宗祖师 本寂禅师舍利塔前合影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大和尚将 顺 字书法作品赠与鸠山由纪夫先生

2017年7月11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印顺大和尚受中国佛教协会的委托,出席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闭幕式暨中日友好45周年世界和平祈福法会,并与专程前来参会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一行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鸠山先生表示,作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总持寺总庙代团长的身份,对获邀参加在曹洞宗祖庭 曹山宝积寺举办的 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 表示非常荣幸与感谢。鸠山先生此行带来了日本大本山总持寺日本曹洞宗宗务总长釜田隆文的贺信,并转达了釜田宗务总长不能亲自参与此次盛会的遗憾之情。鸠山先生同时带来日本超过一千万的曹洞宗信众对此次研讨会以及中国人民的祝福。

印顺大和尚对鸠山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称赞鸠山先生是中日两国和平的使者。在日本国内,不同声音对其施加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他坚持原则,成为唯一一位没有在任职期间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前首相。同时,他还曾三次到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日本侵略的罪行表示真诚的谢罪,展现了一位国际友人卓越的人格魅力。

印顺大和尚以深圳弘法寺为例向鸠山先生介绍了中国佛教的文化发展现况。鸠山先生对印顺大和尚介绍的情况表示震撼与感动。尤其对印顺大和尚在推动年轻人信教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印象深刻。他表示在这一方面日本佛教界做得不够好,在向年轻信众传播佛教文化方面,没有什么有力的举措。他会把印顺大和尚介绍的情况带回日本,希望日本把深圳弘法寺培育年轻信众的经验作为案例,希望日本佛教未来也能有幸去深圳弘法寺参访学习。

2017年7月12日(阴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印顺大和尚在与鸠山先生一同拜谒了洞宗祖师 本寂禅师的墓塔后,主持了由鸠山先生供养的曹洞宗祖庭曹山宝积寺禅堂的毗卢遮那佛的揭幕仪式。

揭幕仪式上,印顺大和尚表示: 这次活动,将开启中日佛教的一段佳话,这也将成为中日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500年后,有人会情不自禁地考究,这一天有一个叫鸠山由纪夫的日本前首相为何会来到中国?他是怎样一个人?

随后,由印顺大和尚主法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闭幕暨中日友好45周年世界和平祈福法会,祈祷中日两国睦邻友好,世界和平。

法会结束后,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会见了鸠山由纪夫一行,印顺大和尚陪同。在与鸠山先生临别前,印顺大和尚将一幅写着 顺 字的书法作品赠与他,并祝愿他诸事顺遂、身心安乐。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 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

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古诗原文[挑错/...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得失一...

最新文章
佛教最著名的是哪4个问题? 佛教最著名的是哪4个问题?

佛教最著名的是哪4个问题?佛陀是如何解答的?佛陀...

佛教理论讲究“静”、心静 佛教理论讲究“静”、心静

佛教理论讲究“静”、心静则无杂念佛教重视人类心...

佛教文化:佛教何时传入五 佛教文化:佛教何时传入五

佛教文化:佛教何时传入五台山,为何成为文殊菩萨...

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如 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如

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如来佛和释迦摩尼是一个人...

佛教正确的拜师仪轨 佛教正确的拜师仪轨

佛教正确的拜师仪轨 收徒和拜师是为了明确双方的责...

佛教智慧:我们应当用什么 佛教智慧:我们应当用什么

佛教智慧:我们应当用什么心态看这个世界?(深度...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索达吉堪布    ...

佛教曾经四次被灭,道教造 佛教曾经四次被灭,道教造

佛教曾经四次被灭,道教造反却没事,佛教三个特点...

佛教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佛教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佛教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67佛法既不讲唯物,又不...

佛教源于古印度,传遍了世 佛教源于古印度,传遍了世

佛教源于古印度,传遍了世界,却没有成为印度人的...

手机版 网站地图